在宋代以前屏风大多以实用为主,装饰为辅。明清时期繁华的商业经济促使屏风向商品化、社会化发展,屏风不再是一种简单用于遮挡视线与阻断的实用性家具,而演化为宫廷、官宦人家室内极具装饰功能的艺术品。座屏风作为身份权贵的象征,其制作材料通常取自高档的硬木,工艺也是不惜代价;插屏在明清两代真正流行于民间,不论是官宦人家还是民宅到处可见其身影;挂屏是一种崭新的屏风形制,在清朝十分流行。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,《清隽明朗-明清古典家具精品》、《屏间雅赏-文房珍玩》两大专场,汇集各类屏风,以飨观者。
Lot
清中期紫檀拐子纹插屏
51.5×42.5×79cm
插屏以优质紫檀为框,珍贵奢侈,纹密质坚。座墩、站牙、绦环板、披水牙子皆以拐子纹为饰,手法综合镂雕、铲地浮雕、阴刻等手法,古雅大方。
可以拆卸的屏芯做法精细,先以格角榫攒最外框,内屏又在方框内嵌夹椭圆形大理石,四角雕饰如意云头。屏心的木框巧妙运用各种线面装饰,阳线、混面踩线、打洼、踩委角线层层叠叠,以简约的线条形成波澜起伏、变幻生动的装饰效果。座墩为一块完整的厚木,形态古拙,两端做出上翘,以单纯的阴线刻出拐子纹。座墩上植立柱,两侧以站牙抵夹,站牙镂空拐子纹,又打洼踩委角线。两柱间设二横枨,嵌镂空绦环板,沿边饰浮雕的拐子纹,纹饰表面打洼作。披水牙子亦是相同纹饰。
石板为带有天然山水纹样的大理石,明代谢肇淛《五杂俎》云:“滇中大理石,白黑分明,大者七八尺,作屏风,价有值百余金者。”文震亨《长物志》论石屏心云:“但得旧石,天成山水云烟如‘米家山’,此为无上佳品。”此屏所用石板,纹理极富画意,下方奇峰特秀,山岩耸峙,中间留白若江河涛涛,顶上又起纹理,沟壑层叠,若山崖屏列,宛然一幅天然小景山水,纹理黑白相间,恰如墨色氤氲点染,颇有米氏云山风味,可称上品。
Lot
清早期黄花梨螭龙纹石面插屏
67×21.5×75.5cm
插屏边框为黄花梨,呈深红褐色,古朴雅致。屏芯近正方形,以格角榫镶嵌彩石,纹理丰富,质地细腻。这种对自然材质的选取,体现了文人雅士的清赏意趣。下方绦环板透雕双龙捧寿纹,具体而生动,龙首刻画尤细致。八字形披水牙子,沿边起阳线,细节考究。桥形屏墩,上植立柱,两侧由透雕的螭龙纹站牙抵夹,结构经典。
Lot
清早期黄花梨云石螭龙纹插屏
55×28×79.6cm
此插屏框架为黄花梨,屏芯四周嵌绦环板,其形制如同前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旧藏、现存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馆的17世纪黄花梨嵌大理石插屏式屏风的缩小版。
屏芯四周的绦环板透雕螭龙纹,横向绦环板内为双龙衔芝,竖向绦环板则为子母龙。横竖材沿边锼出细致的阳线,节律感强。插屏内心嵌大理石,中间高耸一座山峰,起伏的纹理清新雅致,且有远近层次,色泽丰富。这种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选取,体现了文人雅士的清赏意趣。屏芯下方的绦环板亦透雕双龙捧寿纹。披水牙子则相对光素,锼壸门轮廓线,两侧饰花叶纹。底座为典型的以“抱鼓麻叶云”造法,侧面雕刻芙蕖花瓣,立柱柱头雕莲花纹,以镂雕的草龙站牙抵夹。
整器双面有工,前后皆具观赏性,综合运用了透雕、浮雕、阴刻等工艺,线条灵动,婉转纯熟,细腻精湛,饶有古意。
Lot
清早期黄花梨祁阳石海屋添筹小座屏
45.8×23×64.5cm
小座屏边框以黄花梨为材,光素无饰,为自然美观的纹理取胜。屏心以格角榫攒框镶嵌祁阳石,雕刻精美,与简约的边框形成对比。背面落堂起鼓作,工艺考究。座墩桥形,上植立柱,由瓶形站牙抵夹,披水牙子锼洼膛肚,所有构件均不起一根线条,亦为特色之一。
屏心祁阳石紫红色地,细致雕刻海屋添筹画面,上方云气氤氲,近处涛涛海浪,盘旋起伏,海水中数峰矗立,旁有楼阁,延伸至远处。山石、苍松点缀其间。阁内置筹的寿瓶,空中仙鹤翱翔。整幅画面布局合理,远近相宜,雕刻细腻,层次丰富,甚耐品鉴,颇富观赏性。
Lot
明晚期黄杨木石面座屏
40.5×20×46.7cm
屏风中有一种小型的,在宋画中常见,明代仍多使用,可放在床榻或桌案上,为枕屏或砚屏,甚至和青铜鼎彝、玉山英石等摆在一起,作为单纯的陈设。明刊本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七回插图中便有一件和此例类似的小屏风。
此屏黄杨木制,色泽温润,简约朴实,以天然石头的美丽纹路和黄杨木的自然风格取胜。桥形底墩浑然造成,瓶形站牙和披水牙子均光素无饰。各构件沿边皆不起灯草线,文雅内敛。屏心石色温暖,正、背面多层次的纹理质地,呈现层出叠翠的景致,其中的赭石色与黄杨木色呼应,为精彩小器。
Lot
清早期紫檀螭龙纹祁阳石插屏
49.5×26.5×73cm
此为插屏式座屏风,又面工,制作精细。木框以紫檀制,屏芯格角攒边框镶祁阳石,石面天然的纹理似山水画,颇有“抱石皴”的意趣。屏下绦环板有长方形开光,内浮雕拐子龙纹,枨子下安多重曲线披水牙子,浮雕仿古兽面纹与勾云纹。瑞兽形墩子,立柱以透雕的拐子龙纹站牙抵夹。
Lot
清末民国黄花梨石面大插屏
×53.5×97cm
此插屏为座屏式,格角攒边镶嵌边框,立于两块厚木做的抱鼓墩子上,墩子兽首形,并以站牙抵夹,站牙透雕螭龙纹。边框上方左右有倭角,边框内安横枨两根,中用短材界分为9块空间,中间最大的空间镶嵌石面,上有题字,周围嵌装透雕螭龙纹的绦环板8块。边框下安八字形披水牙子,沿边起阳线,阳线于中间交织为卷草纹,其上浮雕螭龙纹,纹饰左右对称,有螭龙纹,形成两两呼应之势。整件插屏纹饰繁复,造型华丽。
此插屏为二十世纪制,用海南黄花梨旧料制成,嵌旧石片,亦不失为慕古佳作。
Lot
清中期红木嵌石花开富贵圆挂屏
D:94cm
挂屏圆形,红木边框,雕一圈回纹,两边起阳线。屏心以宝石镶嵌盛开的牡丹,花卉置于鱼缸中,下配木质底座,取“花开富贵”“金玉满堂”之意。百宝嵌工,据《遵生八笺》称:“如雕刻宝嵌紫檀等器,其费心思工本,为一代之绝。”其做法,有隐起如浮雕的,也有表面平齐,不见起伏的。此挂屏即采用浮雕法,颇有博古图的意趣。
Lot
清中期红木云石圆形挂屏四件
D:66cm×4
石挂屏在清朝十分流行,云石的纹理经过工匠精心的打磨,其呈现的天然意趣,非常符合文人的审美,因此备受追捧。
此组挂屏圆形,原配红木框,混面起阳线,线脚丰富,镶嵌四块天然云石,云石的纹理如同山水画,象征“春”“夏”“秋”“冬”四时景象,十分雅致。其中两件抽象意味浓郁,似泼墨,于似有似无间意象生;一件有北派山水的意趣,山石高耸,气势壮阔;一件采用“一江两岸”式构图,烟波浩渺,树木氤氲。
Lot
清乾隆紫檀百宝嵌花鸟挂屏成对
84×.5cm
用文木、玉石、珍珠等各种珍贵材料嵌成的图案曰“百宝嵌”,以明代“周制”最为知名。
此对挂屏以紫檀制,格角攒边框镶嵌板心,边框浮雕回纹。屏心镶嵌似花鸟画,两屏对称分布,适合成对摆放。画面正中为紫檀木镶嵌成的树干,并配绿叶,枝上以各种宝石镶嵌出寿桃,大小不一,点缀其间。树下有山石及花草,上部点缀飞翔的蝙蝠数只,以桃子和蝙蝠寓意“福寿”。观此图,虽为镶嵌,但雕琢精细,似笔墨之意趣,颇具花鸟画的韵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