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头文化干燥,是木成材的关键一步

木材的干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并且会根据木材的用途而变化,与堆料的尺寸、堆放的方式以及当地的气候和湿度很多因素都有关系。

木材可以自然干燥或者窑干,也可以两种方法混用。根据树木的种类和尺寸,可以对整个树干进行原木干燥,或者先切成板材再进行干燥。合理干燥的高质量木材,才能塑造出精致的高档家具。

01、为何要进行干燥?

考虑到多种原因,大多数的木材都需要在干燥后才能使用。

稳定性:木材干燥后,它的稳定度将大幅提升。

易加工:由于去除了很多水分,重量也会减轻很多,更容易加工。

易贮藏:干燥的木材不容易被污染,也不容易腐烂。

高强度:木材干燥后的强度会大大增强,它的刚性、硬度和总体的强度至少都比刚砍伐时要高50%。

02、如何才算干燥完成?

木材经过了干燥后,仍然有一定的水分,同时也具有吸收水分的能力。木材含有的水分,以木材完全干燥后所占重量的百分比表示,即含水率。

刚砍伐的木材含水率可以从40%到%,通常需要降低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后才可以使用。

尽管如此,一块含水率达到12%的窑干木材,也不一定能保持稳定的状态。如果是正在干燥的木材,放在集中供暖的办公室使用,它可能会继续失去水分,反之在一个潮湿的环境中则会吸收水分。所以,木材需要干燥到何种程度取决于最终的使用场合。

如果制成家具的木材含水率在15%,若放置在一个温暖干燥的办公室中使用,它有可能会开裂,此时木材的含水率在12%比较好。因此,所有实木大板都力求严格控制含水量。

此外,表面处理也会影响木材的变形,会阻止或者减缓木材与所处环境之间湿气的交换,从而影响木材的含水率及状态。

03、常用的干燥方式

自然干燥

通常,自然干燥仅可以使木村含水率或者均衡含水率降低到15%~20%,但是会根据所处环境的气候和湿度有所变化。

首条基本原则,25毫米厚的硬木需要一年来干燥,软木只需要半年的时间。过快的干燥进程常常会导致端面开裂等问题。但对于某些木材而言,过于缓慢的干燥进程会引起腐烂和变色。

开料后的木材对方时需要小心地选用中性、不会掉色的小木块分隔,这样空气就可以在木材之间流通。小木块的选择和放置也有讲究:这些小木块需要木纹垂直放置,因为这样可以防止它们变形和扭曲;这些小木块的厚度可以根据不同品种的最佳干燥时间而定。

干燥时,木材料堆的顶部通常用某种挡板加以保护,以防止雨水淋湿和强烈的阳光照射,同时为了避免挡板翘曲应该用重物压放。开料工作还需要考虑风向,使木材之间的空气可以良好地流通。

窑干

在加热的空间里烘干木材是非常有效的,但是程序比较复杂。针对不同的木材,需要设置不同的干燥过程,并严格控制湿度。

窑室带有风扇,可以使热风在室内通过,或者通过对流循环。若不注意,木材会干燥得太快,导致性质发生变化。有时需要在空气中加入水蒸气来减慢干燥速度。

通常情况下,先将木材风干,使含水率降低到20%左右,然后再进行窑干。如果含水率降低到12%,那么在窑干后,木材必须保持在干燥的环境中,否则会再次吸收水分并恢复到15%~20%的均衡含水率。

所有实木大板,科学木材干燥,综合自然风干和窑干两种方式,将所有实木大板含水量降至以下。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1xbbk.net/jwbjj/3181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
    冀ICP备19027023号-7